版納美食推薦:十大特色美食
小編為大家提供西雙版納資訊,西雙版納旅行攻略,西雙版納美食,西雙版納酒店,西雙版納會展,西雙版納團建,西雙版納活動策劃等一切相關信息。
受西雙版納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等條件的影響,西雙版納的民族風味美食獨具特色,其美食基本的烹飪方法是烤、炸、蒸、剁、腌,很少有炒菜;其味道特點以香、辣、苦、酸、生為主。來到西雙版納,品嘗當地獨具特色的美食,嘗之不盡的美食會使人流連忘返。
一.菠蘿飯
菠蘿飯看起來就很誘人,整個菠蘿很萌的樣子。其做法也很簡單,首先要將紫糯米浸泡7-8個小時,將菠蘿頂端切一個蓋,掏去菠蘿心,放入糯米,蓋上菠蘿蓋后放到甄鍋里煮,聞到香味后,即可開蓋食用。味道有點甜,而且有補血潤肺的功效哦。
二.包燒肉
把豬肉剁細,與切好的蔥、姜、大芫荽、野花椒、蒜、青辣椒、鹽拌勻,分成若干份,每份放一片香茅草葉(結成小疙瘩),用芭蕉葉包好裝入甑子里蒸熟即可食用。異常軟嫩。
三.香茅草烤雞
西雙版納的烤雞香辣可口,味道鮮美,頗受歡迎。把宰好的雞洗凈,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,然后把肉剔下來,用舂鹽棒捶軟,捶碎。把預先切好、拌攏的蔥、蒜、芫荽、青辣椒、鹽等拌合在一起,捏成拳頭大的一坨,用洗凈的香茅草捆住,用竹片夾起來,放在火炭上烘烤。
四.舂雞腳
把雞腳放到石臼里搗碎,配上新鮮辣椒、西紅柿、檸檬、鹽、糖、味精、魚露等佐料,用石臼舂成糊狀。舂雞腳口味酸辣,配上小瓶啤酒,吃起來有滋有味。
五.烤啰嗦
用石梓花粉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種糯米粑粑,西雙版納稱其為烤啰嗦,相當于漢族的年糕,這種粑粑味道香甜,非常可口。其做法是:將石梓花曬干、磨細,又將糯米泡軟、磨細,壓成干漿,然后將石梓花與糯米干漿、紅糖、芝麻、花生等拌攏,用芭蕉葉逐個包成長方形的小包,最后放在甑子里蒸熟即成。
六.火燒牛干巴
傣味牛干巴是烤熟后用木槌打散打松后用手撕著吃,這種干巴耐嚼,味道香。
七.卵石鮮魚湯
卵石鮮魚湯是布朗族的特色菜,魚湯鮮美味甜,而且具有燒石的干香味。制作時,將河中卵石取來放到火塘中燒紅,又將燒紅的卵石一個接一個地放入盛有清水和鮮魚的鍋內,直至使水沸騰,然后又將燒紅的鹽塊放入,鮮魚湯便燒成了。
八.苦筍蘸“喃咪”
苦筍是傣族人最愛吃的一種素菜。吃苦筍最講究佐料,人們稱這種佐料為“喃咪”。喃咪是由菜、番茄、竹筍、辣椒、魚、黃鱔、花生等制成,比較簡單,最普遍的是用西紅柿制作的南秘。吃的時候只要拿燒好的苦筍蘸上“喃咪”即可食用。
九.酸螞蟻蛋
每年三、四月是掏酸螞蟻蛋的好季節。將掏出的酸螞蟻蛋清除成形螞蟻和其他雜質后洗凈。先用豬油把辣椒、大蒜、鹽巴等配料炒黃后加水,待水燒開,倒入酸螞蟻,煮上20分鐘,盛入碗中,即可就餐。其味道鮮辣可口,并有特殊的酸甜味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是基諾人喜愛的佳肴。
十.酸筍煮雞
酸筍是用新鮮的竹筍腌制而成,而雞一般都用少數民族小土雞,酸筍煮雞味略酸,不油膩,用特質的酸筍配上鮮嫩的雞肉熬成湯,再加上傣家特有的香料,肉嫩而甜。
以上內容部分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